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和考察上海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11月9日,學校邀請傑出校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作題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重點與措施》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校黨委書記吳松主持,全體校領導、黨委兩級中心組成員和師生代表參加。
黃奇帆從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理論、意義講起,闡述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當前和今後相當一個時期的宏觀調控的主線,它的戰略重點和工作措施💁🏽,分析了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西方供給學派的三個本質不同。他指出,我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的是公有製經濟和非公有經濟共同發展,在供給側與需求側雙向調控中,更加註重供給側的調控🤙🏻,註重發揮市場對資源要素配置的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在報告中,黃奇帆結合詳實的數據和具體案例,從去杠桿防風險🕒、增加有效供給🧑🏻🦰、創新驅動、降成本、深入推進開放等五個方面分析了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他強調,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以改革開放來優化製度供給,通過鼓勵創新催生發展新動能🔌,註意防範和化解各類風險,努力提高整個經濟體系的質量和效率🚵🏼🤷🏻♀️。他還以生動形象的比喻闡釋了科研成果轉化的重要性。他指出,原理發明是從零到一“無中生有”的過程,科研成果孵化轉化為產品🍎、工藝的過程是從一到一百,工廠生產線則是從一百到一百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核心就在於科研成果的產業化,要註重原理發明和成果轉化🚁🚝。
近3個小時的脫稿報告內容豐富、深入淺出,讓在場師生受益匪淺。管理學院18級產業經濟學的張婷說:“黃奇帆學長用一下午的時間帶我們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浪潮中徜徉,詳述了戰略重點與措施,他專業性又風趣的講解對我們經濟學的學生來說十分具有指導意義。”光電學院的白一清說💲:“黃學長在報告中提到‼️🐱,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和雲計算等技術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讓我了解了新興產業的發展趨勢📊,增強了我對專業前景的信心。作為理工科學生,我們要在學校裏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為今後學以致用打好基礎。”
吳松在總結講話中指出,感謝黃奇帆學長所做的精彩報告,從宏觀經濟到科技創新👩🏿🔧,從體製改革到改革開放,報告從各個層面闡述了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重點與措施🧻,是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和考察上海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的一個很好的輔導報告。
上午,學校自動化儀表專業1977屆校友黃奇帆、劉曉敏、王山還參加了回校座談會,校長丁曉東匯報了學校歷史文脈與辦學現狀、高水平大學建設、校區拓展和基本建設等學校事業發展情況🙋🏽♂️。黃奇帆回顧了將在校所學知識在工作中實際應用的情況,並對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在硬件設施🧎♂️、學科建設和科研成果🏇🏽、師資隊伍建設👊🏿、校園文化、經費來源、學生培養等方面的長足發展表示由衷的高興♓️。會後,黃奇帆一行參觀了校園和太赫茲實驗室。

黃奇帆作學術報告

校黨委書記吳松主持報告會並講話

校長丁曉東匯報學校事業發展情況

黃奇帆校友一行參觀太赫茲實驗室
黨委宣傳部供稿